• 2020湖北事业单位报名人数
  • 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网
  • 2020湖北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
  • 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网

教师的职责 老师因打错字被家长投诉,如今当老师为何如此战战兢兢?

  

01|“一个错字,一封举报信,一次全网声讨”

我的母亲从事教育工作将近二十年了,最近因为在一个群聊里不小心输错了一个字符,结果被一位家长举报给了学校的负责人。

去年有位同事,就因为指正了学生几句,结果被家长录了音,随后举报他言语粗暴。

我在教育战线工作了十年,如今讲授课程时,说话都极为谨慎,唯恐言辞被片面解读。

你以为这些只是个例,但它们早已成了常态。

如今,每个人都能轻易拿出手机拍照,教师,正沦为一个不允许出现失误的岗位。

02|“不是怕教不好,是怕做错事”

现在当老师压力早已不是“教学”二字能概括的。

以前,老师最怕讲错题;

现在,老师最怕讲错话。

以前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现在是“你不能犯一点错,否则我们就‘为人师表’审你一生”。

你对学生严一点,家长说你没耐心;

你温和点,家长说你没原则;

你表扬A,B家长说你偏心;

你惩罚C,D家长直接给你挂教育局热线。

在这种氛围下,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选择“最安全”的教学方式:

不是不负责了,而是承担不起“犯错的代价”。

03|谁把老师推上了“神坛”,也困在了“牢笼”?

一个明显情况是:教师确实承担育人使命,公众对他们的期待向来十分严苛。

可问题是,我们一边不给老师宽容,一边又要求他们完美。

这就像让一个人戴着镣铐跳舞:

你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他首先是个“人”。

人会累、会烦、会焦虑、会崩溃。

但老师一旦崩了,很多人不是同情,而是追打:

“你看你,怎么能这样?”

“老师都不行了,我们孩子怎么办?”

对孩子无限宽容,对老师零容忍。

这样的教育体系,谁还敢坚持?

教师为何被视作不容失误的岗位?首要原因在于其身份特殊,由此建立的信任关系容易变得脆弱。

教育关系的是孩子,是家庭的未来,是社会的基石。

因此,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特别关注,被置于道德标尺前仔细衡量。

一出错,就成了“负面典型”,成了“全民鞭尸”的对象。

第二:时代不同,舆论压力成倍放大

拥有手机、连接网络、加入家长群组,教师的一言一行,哪怕只是微小的示意,都可能转化为可供查证的依据。

你在讲台上说话,教室外已经有无形的摄像头在“录播”。

不小心一句玩笑话,就能在社交平台上掀起血雨腥风。

第三:信任断层,家校之间的对立情绪越来越浓

以前,家长信老师;

现在,很多家长是“防老师”。

有些家长并非这样,然而只要极少数几个进行举报,一封书信,一个电话,

老师就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

这不是“教学事故”,这是“职业危机”。

05|最怕的不是犯错,而是“不敢作为”

最让人感到失望的,并非教师出现失误后的处置,而是教师被逼无奈选择**消极怠工**。

因为在当前的环境下更多公务员考试网题库就点击这里,“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于是,我们看到一个诡异的场景:

老师越来越“谨慎”,孩子越来越“野”。

你想保护学生,但没人保护你;

你想尽职尽责,却怕一不小心把自己送上热搜。

06|写在最后:

老师不是圣人,他只是个认真教书的人。

我们当然希望老师严格自律、以身作则、言行合一。

务必留意——某个行业倘若缺乏纠错余地,便难有进步余地。

如果我们只允许老师“完美”,不允许他们“人性”,

那最后只能得到一批“机器人”,而不是“引路人”。

教育需要监督,但更需要信任。

老师,也需要被善待。

留言互动:

 

标签:教育   老师   家长   压力   信任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gsgwyw.com/xingce/230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