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湖北事业单位报名人数
  • 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网
  • 2020湖北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
  • 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网

小学教师资格证怎么考?

  

每年,小学教师资格证书都是报考人数最多的科目,也是通过率最高的科目。 因此,只要认真准备考试,通常是可以通过的。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小学教师资格证书笔试和面试的准备方法。

1.笔试

小学教师资格证书笔试科目“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我们来看看主要考试内容。

“综合素质”考试内容

“综合素质”考试题型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内容结构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卷结构

综合素质(科目1)

科目一相对简单。 如果您的笔试准备时间为30天,建议您用10天准备科目一,20天准备教育教学知识(以下简称科目二)。 如果你时间充裕的话,你有两个月的时间准备笔试。 ,那么以此类推,科目一是20天,科目二是40天。

科目一:选择题比较简单(重点是法律法规和文化素养); 材料分析问题是最简单的部分。 考点明确(例如:第一题:明确考“三观”——教师观、学生观、教育观之一;第二题:考教师职业道德;第三题:高中阅读理解。 )

介绍一下关键部分:

教育理念(两个世界,一个要点)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注重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育。

老师观点【开醋(宣扬),加盐(研究),赞助司佐(司聪赞助弟弟司佐)】

教师角色的转变: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二)教师应当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 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四)教师应是社区开放型教师

教师行为的变化:

(1)在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和欣赏;

(2)在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和指导;

(3)对待自我,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与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关系方面,新课程强调合作。

学生视角(两张单打、一张镜头)

①“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③“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立的主体;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其行为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教师职业道德(三爱,两个人,一生)

(一)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二)爱岗敬业、奉献精神——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三)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四)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五)担任教师——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六)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以上知识点一定要熟记。 背下来后,还要掌握相应的答题技巧。 接下来分别给出问题模板。 (提示:无论是日常生活中做题,还是考试中阅读材料分析题,将出题将涉及到的材料与知识点相对应地画出来,这样在做题时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到材料中要组合的部分回答)。

比如问答会是:请结合材料,从教育的角度评价某位老师的行为。

答案模板(必须分点回答,工整、美观):

材料1:有以下几种检验方法。 其中,教育观、学生观察的频率较高。

情况一:素质教育理念考察材料:

场景2:审查学生观点的材料:

情况三:审查教师意见的材料:

材料二: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材料

注:肯定答案模板和否定答案模板无非就是把“体现/实现”改为“违反”更多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就点击这里,考查的知识点是一样的。

答案模板为:【定性】(戴帽子)+【理论+材料+影响】(穿衣服)+【总结】(穿鞋子)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科目2)

科目2的知识点相对较多。 简答题涵盖更多考点。 建议重点关注教学设计和材料分析主题。

需要强调的是,科目2备考时一定要讲究方法。 你可以通过总结类似的问题、制作公式并将其与现实联系起来来记住它们。 无论是选择题还是简答题。 这里有一些例子。

【教学原则】(循(找)直达功力(力)、科学物资管理(财))

1.直觉原理(多种感官、感性认识)

2、励志原则(引导思维、主动探索)

3、循序渐进的原则(教材+学生身心发展)

4、合并原则(及时审核)

5、适合性原则(适合学生发展水平)

6、因材施教的原则(有针对性)

七、科教结合原则(知识+道德)

8、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以致用)

【德育原则】(懂得信教,不生疏,正反相结合)

(一)定向原则

(二)指导原则

(三)知行合一原则

(四)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5) 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六)因材施教的原则

(七)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八)积极因素相结合、消极因素克服的原则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论】(三层次六阶段)(趋利避害、认清法律法规、契约伦理)

前习俗阶段

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习惯阶段

第三阶段:报批阶段

第四阶段:合规导向阶段

后习俗阶段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艾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八个阶段

(一)基本信任与基本不信任(0-1.5岁)

(2)自主感与羞耻感和怀疑感(1.5-3岁)

(三)主动感与内疚感(3-6岁)

(四)勤奋与自卑(6-12岁)

(五)自我统一与角色混乱(12-18岁)

(六)亲密与孤独(18-30岁)

(七)繁殖感与停滞感(30-60岁)

(八)完美VS悲观绝望(60岁以后)

背诵记忆公式:

不管你信不信,羞耻与否; 积极与内疚,勤奋与自卑,自律而不混乱,亲密繁衍才是真正的完美。

教学规则【指挥、教育、简单(直接)、智能(知识)】

德育方法【冶炼评述清单】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感觉预身爱奇艺(2,7,11)】

…………

另外,科目2的选择题会考查书中的一些详细知识点。 必须理解知识点才能筛选出正确答案。

例如:

1.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2、关注生存阶段、情境阶段、学生阶段

3、条件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隐藏课程资源、素材课程资源

4、引导性原则、引导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启发性原则

五、认识教训和经验教训

6、课程目标的预设性和课程目标的生成性

7.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意注意

8、忠诚导向、相互适应导向、创造性导向

…………

材料分析题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是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德育原则、德育方法、新课程改革、班级管理等; 也可以用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师职业道德来凑字数,但无论如何也做不到。 空的。

材料分析问题的答案模板如下:

 

标签:科目   原则   答题   取向   素质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gsgwyw.com/xingce/47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