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燕大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正锚定杭州,打造长三角人才新高地。
30日,在苏商大会上,来自海内外的上千名企业家齐聚一堂,该会议正式宣布实施了“百万人才增量项目”。
自此,“苏州春季招聘盛会”借助这股强劲的势头,迅速展开活动,吸引了超过2.5万人在现场寻求工作机会。
这种无缝对接的效率,不仅赢得了来自各方企业代表的广泛赞誉,同时也为求职者创造了极为丰富的就业机遇,完美诠释了“趁热打铁”的含义。
这无疑是近些年来苏州举办的一场针对青年人才的招聘盛会,其规模之大、影响力之广均前所未有。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共提供了超过十万个职位空缺,其中博士岗位有968个,硕士岗位达到1390个,本科岗位有7477个,大专岗位则有6394个。
参与这场春季招聘竞争的,包括46家上市公司,57家专精特新企业;92家国有企业,以及34家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还有114家外资及港澳台企业,以及382家民营企业。
活动现场不仅有求职招聘活动,更有吸引年轻人的诸多优惠:免费投递简历即可游览园林、品尝苏式咖啡,还能参与国潮文创、非遗手作、电竞互动等多种体验项目。
上午十点至下午四点期间,入场人数累计达到了2.5万人,共收到了7.3万份简历。求职者们来自全国各地,其中不乏那些需要乘坐长达12小时的火车才能抵达的。
春季招聘活动热闹非凡,人流如织,这恰恰证明了举办招聘会的必要性。作为劳动力密集型城市,苏州此举充分展现了把稳定就业置于首位的决心,并通过实际行动积极应对和解决这一关乎民生的根本问题。
此外,在新的城市竞争中,其核心优势主要表现在科技创新领域,其中杭州的“六小龙”崛起尤为显著,这也使得其他城市不禁开始反思,为何这些小龙企业并未在自己所在的城市崭露头角。
本质在于“人”,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对“人”的投入,全面构建一个对人才极为友好的城市环境,如此才能孕育出更多的创新型公司,塑造出一个卓越的城市。
因此,苏州为了吸引求职者前来面试并最终留下,不惜动用大量现金作为激励。
参加面试的人员,我们将热情接待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并最高提供2000元的一次性交通补助;对于来苏州就业的青年人才,我们将提供为期3天2晚的单次免费住宿,累计最长可达14天,同时还会赠送城市交通、旅游和文化体验券。
对于新招录的全日制博士生、硕士生及本科生,将分别提供每月不少于1500元、1000元、800元的住房补助,通常补助期限为两年;在三年内购置房产的,将获得相应的购房补助;选择使用公积金贷款购房的,贷款额度上限可提升至原额的1.5倍。
若是您身处人工智能等急需人才的领域,那么值得庆贺,根据您的学历,您将分别获得10万元、3万元、1万元的一次性经济资助。
苏州不仅吸引了众多人才前来,而且主动将用人单位引进本地,即便门前有被誉为“六小龙”的浙江大学在侧,苏州依然毫不犹豫地展开了招聘活动。
为吸引人才,苏州显然是花了大心思的。
城市的进步离不开企业的同步成长与人才的匹配,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推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同时关注企业和人才的培养,二者缺一不可。
在苏商大会上,苏州向企业推出了“优化营商环境方案”,旨在从多个角度解决企业面临的紧迫难题,全力构建一个“最舒心”的商务环境。
在资金支持方面,苏州积极推广中小企业迫切需求的无本金续贷、无需抵押的信用贷款、首次贷款、针对重点领域的普惠性信贷以及转贷等多元化服务,确保新增的普惠性贷款总额不低于1000亿元。
在成本方面,通过综合优化水资源、电力资源以及土地资源的使用成本,开展旨在减少全社会物流成本的专项活动,进而实现降低电力和水资源使用成本的目标。
在服务方面,借助企业服务中心以及苏商通数字化平台,有效提升了企业办理事务的效率,同时显著降低了沟通所需的时间和费用,等等。
苏州的方针明确,旨在促使企业和企业团队以及领军人物愿意扎根于此,不断壮大,如此方能吸引众多优秀人才汇聚。
苏州为吸引人才,出台了“加快集聚青年人才若干举措”的政策,并实施了“三百工程”。
百万人才增量计划旨在三年内实现百万人才的增长目标,该计划包括四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引领高端人才、强化产业人才基础、吸引青年人才以及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以此来实现各类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苏州为此提出了极为优厚的条件,旨在吸引那些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显著影响力的顶尖人才(团队),并为他们提供高达一亿元的项目资金支持,以及从三百万元到一千万元的住房补贴。
吸纳行业顶尖人才,可享受最高3000万元的项目资金扶持及最高200万元的住房补贴;选拔并培养杰出的企业家、工程师与工匠,并给予相应的援助和津贴;针对急需且稀缺的专业人才,提供6万至30万元的薪酬补助,以及其他类似待遇。
百校千企联盟在苏州设立,该平台涵盖国内外超过一百所高等院校及一千多家企业,旨在促进高校与企业间的合作,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创新。
百亿人才基金主要投向领军人才、赛事选手、初创企业以及硬科技等领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金支持。
苏州提出的这些优惠条件,恐怕连紧邻的杭州“六小龙”也会为之动心不已呢?
心动不如行动,苏州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苏州深知,科技创新的力量已成为推动城市新一轮竞赛的核心衡量标准和引领未来的强大动力。这种创新的生命力源于人才,“三百工程”便是其广纳天下英才的鲜明标志。
此次苏州春季招聘会上,共有622家企业参展,从行业分布来看,产业链相关企业占据了多数,共有440家。在这些企业中,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有131家,信息技术行业有78家,新材料领域有70家,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有35家,新能源行业有24家更多公务员考试网题库就点击这里,软件与信息服务领域有23家,高端纺织行业有22家,新能源汽车领域有21家,数字产业有19家,轻工业则有17家。
苏州的行业和企业众多,极具吸引力,在当前就业需求旺盛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将用人单位的需求与求职者的需求进行精确对接。
江苏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就业和产业基地,其经济实力位居前列,苏州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致力于打造一个“最舒心”的营商环境,以及一个高水平的创新型城市和人才友好型城市。苏州所努力的方向,在于精心构建一个“产才充分融合”的交流平台。
企业、企业家、国内外人才以及那些热衷于潮流的年轻人,均被视作其关注的焦点对象。
在深入挖掘“人”的潜力方面进行布局,这不仅是推动经济实现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更是其不可或缺的坚实保障。
2025年的苏商大会以及春季招聘活动的隆重举行,标志着苏州正式开启了新一轮的发展进程。
未来的城市之争,必然是人才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