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玉华 董娜
青年,决定着一座城市的未来。
在2020年10月举办的淄博新经济发展论坛上,我市首次提出了打造“一个充满活力与色彩的青年创业友好型城市”的目标。自今年起,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将吸引青年人才作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任务,紧紧抓住人才引进的黄金时期,通过实施“三个提升”战略,推出了“淄博-名校人才直通车”活动的2.0版本,集中精力,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引进人才。
截至10月底,全市共成功举办了170场“直通车”活动,总计为762家企业提供了服务。在这些企业中,共有5932人表达了就业意愿,具体来看,博士学历的有23人,硕士学历的有764人,本科学历的有3384人,专科学历的有1761人。此外,事业单位方面,共有106人与单位签订了协议,其中博士学历的有7人,硕士学历的有95人。
找准招引切入点
提升引才精准化水平
我市人社部门坚定秉持“人才为首要资源”以及“全面人才观”的理念,对历年人才引进活动的区域效果和淄博的综合优势进行了深入剖析,针对我市“四强”主导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对引才策略进行了优化调整,重新配置了资源优势,成功实现了从宏观布局到精细操作的转变。
今年秋季学期刚开始,成立了以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兼局长李勇为团长的“人才招引团”,他们有针对性地前往市外进行人才引进。在招引人才的层级上,市级活动主要针对东北、西北和中部地区高校较为密集的城市中的理工科院校,而区县级则将招聘活动的重心转向了省内高校的校园。在区域划分方面,省会城市主要针对硕士研究生进行招聘活动,而非省会城市则主要致力于本科生的招聘工作。鉴于近年来省外引进的人才中超过20%源自东北地区,我们特别推出了“深耕东北”的人才引进战略。这一战略旨在构建“人才吸引、学生就业、专家协作、校企合作、区域联动”的五维一体化工作机制,以全面加强同重点区域高校的紧密合作关系。
此外,人社部门还通过组织毕业季学生来淄实习、让他们深入了解淄博,以及采取以才引才的策略,从而有效提升了人才直通车项目的成功率。
在齐齐哈尔大学的直通车活动上,我们收集到了80多份求职简历。经过笔试和面试等选拔程序,我们最终确定了39名大四学生,分为三个批次前来实习。山东亚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张蕾向我们透露,10月13日,这批实习生的首批13人已经顺利抵达,他们即将开始为期九个月的实习旅程。
山东海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专员倪博,正是在今年3月直通车活动抵达吉林化工学院期间,被我市成功吸引的优秀人才。7月份,他毕业后毅然决然地从吉林老家独自来到淄博工作。在10月17日举行的河南站直通车活动上,他已经实现了从学生到职场人士的身份蜕变,并成为了引才大使,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吸引了众多河南毕业生来淄博就业并扎根。
找准服务切入点
提升选才社会化水平
受疫情影响,毕业生外出求职受阻,企业招聘面临困难,校园招聘流程复杂,市人社部门转变思路,充分考虑企业需求,结合岗位需求与高校专业特点,精心策划、周密安排,挑选了合适的招聘地点,通过短时间内的高频次集中招聘,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招聘效率,并有效降低了招聘成本。
同时,该服务涵盖入学申请、展位布置、宣传推广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并组织企业集体进校园招聘。在临淄区、沂源县、高青县等地,实行“企业招聘、政府支付”的模式,对于招聘企业,省内招聘提供免费包车服务,省外招聘则报销往返交通费用,并统一安排住宿,全面满足“感动服务”的标准,为参会单位带来福利与便利,因而获得了企业的广泛好评。
广泛组织核心力量、优质企业以及众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积极参与,以“专业化、精准化、小型化”为宗旨,引导企业拓展海外人才引进,确保企业能够准确把握方向、熟练运用技巧,从而实现人才引进的顺利与优质,这成为今年招聘活动的一大显著特征。
过去我们直接与学校沟通进行招聘,然而单打独斗难以成气候,招聘成效不尽如人意。如今,人社部门举办的“直通车”活动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学校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加大了组织力度。参与洽谈的学生人数众多,且专业匹配度极高。淄博齐翔腾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魏玲这样说道。目前,我们企业招聘应届生主要依托“直通车”项目,操作简便,成效显著。今年,通过“直通车”成功引进了300名新员工,他们为我们的团队增添了高素质的新鲜血液。
数据表明,自活动开展至今,已有103家规模以上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将校园招聘工作从耗时耗力的“单打独斗”转变为便捷高效的“协同推进”,这不仅为人力资源部门节省了人力物力,同时也显著提升了人才选拔的档次。
找准拓展切入点
提升聚才智慧化水平
以“淄博名校人才直通车”这一活动为载体,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组织活动过程中,同步开展了主题展示、优先服务、网络招聘以及“人力资源副总”等多样化服务,搭建起了学校与地方、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桥梁。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宣讲活动定位为“直通车”项目的核心环节,从前期、中期以及后期三个阶段出发,分别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主题宣讲推介。在学校门户网站提前公布吸引人才的策略和所需岗位信息,现场进行淄博的宣讲和推广,重点阐释“淄博人才金政37条”和“活力淄博25条”,从城市的承载能力、吸引力以及影响力等方面,让同学们深刻体验到淄博“好学、好观、好食、好乐、好创业”的独特魅力和生机活力。
在招聘会中,我们强调用真挚的情感感染人心,用优质的服务吸引目光。工作人员们展现出饱满的热情、公正的态度、专业的素养和细致的服务,积极与到访的学生们进行互动,解答他们的疑问,并向他们介绍企业情况、岗位要求以及淄博的相关信息,以协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在各所高等院校建立专门的微信交流群,招聘会活动落幕之后,对于未能找到合适职位的学子,人力资源服务专员会逐一核实他们的就业意愿并收集个人简历,再将这些信息推送给相关企业,以此推动就业意向的达成。这样,就将招聘活动从实体现场拓展到了指尖上的便捷服务,保证了服务的持续性。
市人社部门把握住举办直通车活动的良机,积极组织各方进行交流与学习,深入探讨合作的相关事宜。到目前为止,市及各区县的人社部门已经同51所高等院校达成了人才引进的合作协议。实施“人力资源副总裁挂职”项目,致力于挖掘企业及校园资源,目前已有20所高校的132位精英人才与132家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挖掘和利用校友及在校大学生这两大宝贵资源,发挥桥梁和引领作用。
同时举办线下招聘活动之际,人社部门充分运用市、县区现有的线上招聘渠道,全面实施“云端招聘”策略。针对“区域特色、行业特点、专业性质”,通过互联网发布职位信息、接收简历,进行网络面试和在线签约,推动供需匹配的便捷与智能化,实现供需信息的集中登录和全市范围内的资源共享。
泰山不拒细土,因此得以壮大;江河不弃细流,从而成就其深邃。我们推出的“淄博—名校人才直通车”一次次启程,带回了一批批年轻才俊和广大学子,共同成为“淄博城市发展合伙人”。我市通过引才直通车的“小策略”,激活了整个社会发展的“大格局”更多公务员考试网题库就点击这里,进一步提升了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吸引力”以及城市发展的“动力”,为淄博的认知升级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