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湖北事业单位报名人数
  • 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网
  • 2020湖北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
  • 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网

2012年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汉语教师海外跨文化适应状况调查

  

2012年1月第10卷第1期《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2年1月第1期10 第1号* 收到日期:2011-09-29 基金项目:汉语教师教育机构和汉语教师现状调查(国家汉办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推广新教师培训基地项目)。作者简介:吕玉慧(1963-),女,北京人,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她的研究兴趣包括跨文化交际和现代汉语语法。海外汉语教师跨文化适应研究 *吕玉辉、茹淑媛(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 100875)海外工作的中国教师文化适应情况表明:一半以上的教师存在跨文化适应问题,主要困难表现在“语言障碍”、“工作量大”、“对语言不了解”三个方面。教学对象”。对外汉语教师在海外工作的跨文化适应表现出明显的U型曲线。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师在海外工作时跨文化适应需要采取的模式、态度和方法。 [关键词] 语文教师;跨文化适应; U型曲线;适应策略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306(2012)01-0057-06 跨文化适应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进入一个新文化背景后对新文化的适应。陌生的文化环境。

1936年,美国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林登和她的斯科维斯《文化适应研究备忘录》首次系统地提出了跨文化适应的定义、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 [1]在此后的几十年里,西方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Lysg aard于1955年提出“U型曲线假说”,他认为文化适应是一个动态过程,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初始调整阶段、危机阶段和重新调整阶段。文化适应过程基于适应者满意度的变化,表现为U形曲线。 [2]奥伯格(1960)提出“文化冲击”的概念,[3]指出一个人第一次进入异国文化时所经历的身心不适。他把文化冲击描述为一个过程,包括以下四个阶段:蜜月期,人们第一次进入异国文化,对新文化感到兴奋和好奇,对新生活充满热情;危机时期,人们第一次进入外国文化。在此期间,人们会因无法适应新的文化而感到焦虑、孤独、沮丧和无助,甚至可能出现精神抑郁;恢复期,在这个时期,人们对新的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适应了新的生活;适应期更多公务员考试网题库就点击这里,在这个时期,人们已经能够适应和接受新的生活。对于跨文化适应的态度,早期的文化适应研究理论认为文化适应是一维的。当适应者到达一种新文化时,他们的文化适应必须被主流文化所同化。

B er ry(1980,1990)提出了二维跨文化适应模型。 [4]他指出,适应者在经历文化冲突后,一般会形成四种文化适应态度:融合、分离、同化和边缘化。他重点回答了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文化涵化者是否希望保持本土文化的文化认同和文化特征;二是文化融入者是否希望与东道国成员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关系。关于文化适应的方法,刘俊珍(2008)根据Mend enh al和Oddou提出的三维文化适应方法指出:自我导向是指自我保护、自我享受和心理健康的程度。在异国文化中。 [5] 自我导向性强的个体能够成功地在异国文化中找到原本给自己在主流文化中带来快乐的活动或替代活动,也能自信地运用多种压力处理方法来应对在异国可能遇到的情况。文化。各种冲突和紧张局势。其他取向是指个人关心东道国同事并愿意与他们共度时光的程度和水平。适应良好的个人,具有向当地同事和合作伙伴学习和帮助的强烈愿望。感知取向是指外籍人士拥有的知识和技能程度,可以帮助个人理解为什么当地人的行为不同,有时甚至行为不稳定。好的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gsgwyw.com/xingce/105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