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幼儿教师 6070 111 11 11 11
11 归纳概括 文章 文章写作 
  2024年秋招测评引关注!企业青睐原因及效能探究?
发表评论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admin2 日期:2025-07-21

2024年秋季的校园招聘活动大体落幕,中青报和中青网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众多应届生在分享求职心得时,普遍提及了“测评任务繁重”的问题。他们普遍觉得,这些测评题目众多、耗时较长、题型新颖,极大地占用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企业为何如此青睐测评?又该如何使测评在招聘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

整理桌面,调整电脑至适宜高度,确保脸部能够完整地显示在屏幕窗口内。随后,在座位后方斜45度的位置摆放好三脚架,将手机固定其上,并开启摄像头,以保证能够捕捉到双手及桌面全貌。经过对设备细致的检查,西安交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三年级研究生张子凡正式开始了测评过程。

在此之前,他向一家国有企业提交了个人求职资料,不久后,该企业的人事部门向他发送了一个测评的链接。该测评要求他完成60道关于行政职业能力的测试题目(这里简称为“行测”),以及120道性格测试题目。

经过两个小时的激烈作答,张子凡轻触了提交键,测评过程宣告落幕更多公务员考试网题库就点击这里,他如释重负地深吸一口气,轻轻揉捏着酸涩的双眸。在2024年的秋季招聘季,他已经完成了不少于50次的此类测评。

教育部于2024年11月14日发布的数据揭示,2025届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预计将达到1222万,较上一年增长了43万。随着2024年秋季招聘季的落幕,不少应届生在分享求职体验时,普遍提及面临“测评无尽头”的问题,纷纷表示这些测评题目数量庞大、耗时较长、题型奇特,极大地消耗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

企业为何在招聘过程中倾向于采用测评手段?求职者对于测评又有哪些感受?如何才能使测评在招聘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这些问题引起了中青报·中青网的记者的关注,他们就此进行了深入的采访。

有毕业生在秋招期间做了180份测评

来自辽宁大学的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夏南不禁感慨,在秋季招聘季,她参与了180次测评。她总结道,当前的招聘流程通常包括“提交简历、接受测评、多轮面试以及最终录用”,测评环节可能位于面试之前或之后,而对于某些职位,测评之后还需进行专业笔试。

在人力资源管理这一领域,“人才测评”这一概念涉及雇主运用技术工具对求职者的能力高低、个性特点和行为模式等关键特质进行评估,进而依据岗位要求和企业特色给出恰当的评价,以此来挑选出合适的人才。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高度重视运用人才测评技术,他们频繁地运用心理测试、智力测试和性格测试等多种方法对求职者进行测评。

夏南提到,在秋季招聘期间,他们频繁地通过网上申请(此处简称为“网申”)渠道提交个人简历,之后便会接到测评的通告,而且有些公司还会额外要求进行线下的机考环节。

在秋季招聘期间,夏南的电子信箱频繁地收到了各式各样的测评邀请。起初,她几乎对每一份邀请都予以响应,有时一天之内甚至要完成多达五个测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开始感到身心俱疲,逐渐转变为每隔几天才完成一个测评。其中,最长的一次测评耗时长达两个半小时。完成一次测评后,她常常感到头晕目眩,只想闭上眼睛休息片刻。

据调查,应届毕业生在人才测评过程中通常会接触到以下几种题型:涉及企业文化的问题、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目、性格倾向性测试以及智商评估题目。企业文化测试主要针对对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方面的认知;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通常包括公务员考试中的语言理解、数量计算、逻辑推理、数据解析等多种题型;性格评估主要涉及行为倾向、情绪表现、社交倾向、个人价值观念等方面;智力评估通常包括观察能力测试、注意力测试、记忆力测试等。

各家公司在进行测评时,关注的重点存在差异,题型选择和比重上亦不尽相同。张子凡体会到了这一点,他认为,“通常央企和国企更重视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以及企业文化相关题目,而互联网企业则更倾向于对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性格测试进行考察。”

一名应届毕业生的邮箱里塞满了各种测评通知。受访者供图

被“烧脑”的测评“卡”住

初次进行测评之际,山东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四年级学生王衫毫无心理准备,“他未曾接触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完全是凭借直觉进行猜测”。

张雪因接连不断的测评而陷入了困境。身为衡阳师范学院计算机技术专业的研究生三年级学生,她渴望毕业后投身于技术开发领域。为了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张雪决定广泛投递简历。

经过向300多家企业提交申请,张雪接到了大约40份在线测评的邀请。这些测评都设定了截止时间,其中一些她因未能及时完成而错过了期限。张雪感慨道:“为了面试,我得投入大量精力进行专业准备,还要练习算法题目,实在没有多余时间去刷行测题了。”

王衫认为,某些测评活动纯属对求职者时间的浪费。在简历经过初步筛选后,一家商业无人机生产企业向她发送了两个链接,一个是测评,另一个是笔试,总共需要花费3个小时的时间。尽管王衫认真完成了所有题目,但她却惊讶地发现,自己的简历在复筛阶段已被淘汰。

应届毕业生普遍反映测评题目众多且耗时较长。许多受访者表示,测评题目的数量常常超过一百道,通常需要花费一整小时来完成。而且,在开始测评之前,他们往往已经在简历填报系统上投入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此外,不少毕业生“吐槽”,碰上“怪题”着实令人“烧脑”。

某家商业银行的测评受到了部分毕业生的戏谑,被誉为“超级大脑”挑战。据曾完成该测试的张子凡透露,该测试涵盖了“视觉追踪小球”、“识别相似图片”等众多考察记忆力与认知能力的项目。

在黑色屏幕上,分布着若干白色小球,它们位于不同的点。待追踪的小球在开始时会闪烁几秒钟,测试者需记下其初始位置。随后,所有小球会同时进行随机移动,测试者需留意它们的移动路径。移动停止后,他们需精确地找出先前需要追踪的小球。张子凡补充道:“追踪的小球数量将逐渐增加,且其变化也将变得更加复杂。”

张雪曾参与某知名物流企业的测评,面对那些奇特的问题,她感到十分困惑,尝试解答了几题后便选择了放弃。测评题目种类繁多,包括排序、连线、图形推理以及计算画图等。她特别记得有一道题目是:提供了被测试者的工作日程以及另外三位团队成员的日程,被测试者可以调整每个人的单次预约,但调整的时间范围不能超过30分钟。测试对象最终需将原定于下午三点三十的团队会议时间提前。“分配的时间实在不够充裕,光是阅读题目就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根本无法完成。”张雪不禁感慨。

性格评估工具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一些应届毕业生在社交网络平台上留言,半开玩笑地表示自己可能患上了“北森综合症”。

“北森”这一名称所指代的是由专注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北森公司”所研发的“北森测评”系统,该系统是众多企业在进行招聘过程中广泛采用的在线测评工具。北森性格测评中,常见三种描述,要么都是积极的,要么都是消极的,比如“充满斗志的、坚韧不拔的、思维理性的”,应届生需挑选出最贴近自己以及最不贴近自己的选项;此外,还有类似“我偶尔会感觉身体某部分不属于自己”“即便他人不知,有些事情的发生仿佛是专门传递给我的信息”这类问题,测评者需判断其与自己情况的契合度。

性格测试的题目不宜匆忙完成,否则系统可能会将其视为作弊行为。张雪对此感到困惑,认为有些题目显得“难以理解”。而在张子凡看来,性格测试实则是在迫使应聘者做出抉择,尤其是那些看似无法抉择的问题,即便两个选项都不认同,也必须从中选择一个,他担心这种情况下得出的结果可能不够准确。

某科技公司在线测评通知界面。受访者供图

企业为何偏爱“测评”

为什么不少企业在招聘中青睐使用测评工具?

广东的一家知名上市公司自2023年起引入了测评工具,该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杨女士指出,目前求职者获取招聘信息的途径众多,不少应聘者会进行“海投”,导致企业收到的简历数量庞大。因此,采用测评系统旨在更有效地筛选人才。对企业而言,实施标准化的招聘流程有助于提升招聘效率。“我们设定一个分数线,那些分数低于此线的求职者将被直接淘汰,这样能显著提高招聘效率。”

“北森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测评”是该公司在招聘过程中所采用的评估工具,杨女士对此观点认为,该系统实则是对应聘者智力的考察。根据北森公司官方网站的说明,这一测评通过“互动式的问题场景”来对候选人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进行评估。

北森公司设置了一道测试题:一台标识模糊的咖啡机,装备了4个旋钮和5个操作档位。测试者通过调整这些旋钮,能够制作出一杯咖啡。咖啡的口感参数,包括容量、苦涩度、甜度和顺滑度,都会在右侧的提示框和折线图上显示出来。测试者的任务是尝试确定这4个旋钮各自对应的具体参数。

杨女士指出,测评的功效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用于淘汰不合适的人员;其次,用于选拔优秀人才;再者,为未来的人才培养奠定基础。不同企业在选择测评时,各有其考虑。例如,某些企业希望招募到聪明能干的员工,他们可以直接根据测评得分来做出选择。而那些安排在复试之后的测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选拔优秀人才,并为后续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在求职的不同环节,测评的侧重各有不同。在简历投递阶段引发的测评,主要倾向于筛选工作;而在面试结束后的测评,则主要扮演辅助角色。杨女士这样解释道。

在性格测试方面,接受调查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们普遍认为,这同样构成了选拔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杨女士指出,在招聘过程中,大部分公司会针对每个职位设定特定的胜任力标准(这可以理解为公司对岗位所需性格和能力的一种预期——记者补充),而若某家公司希望招募到充满活力和积极进取的员工,但测评结果显示应聘者的性格更倾向于安逸,缺乏强烈的进取心,那么这位应聘者与该职位的匹配度就相对较低,可能无法胜任这一岗位。

刘静曾在一家科技公司担任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她深信性格测试的目的是为了挑选出与岗位需求相契合的员工,她举例说,从事销售岗位的人需要具备开朗、外向的性格特点,而负责人力资源薪酬绩效的岗位则更需具备严谨、细致以及敏锐、客观的素质。

中青报和中青网的记者观察到,众多学生为了顺利通过测评,纷纷购买市面上流行的测评系统题库,希望通过大量做题来提升通过的可能性。

张雪曾购入北森的题库,目的是为了熟悉各类题型,并记下答案。她有时在测评中能遇到相似题目,而且部分测评不需要开启摄像头,她还可以在题库中查找答案。她表示,准备这些测评非常耗时,需要学习和理解许多技巧,因此她尽量以最短的时间达到最佳效果。张雪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这套题库。

杨女士并不反对这些毕业生采取的“刷题”方式,她认为,若是这位同学投入精力去练习题目或搜寻策略,这同样能反映出他的学习态度。

她指出,在目前的状况下,测评过程带来了双方面的费用负担。“企业需按参与测评的人数向测评服务提供商缴纳费用。同时,有些同学提交了不符合要求或缺乏兴趣的职位申请,这不仅耗费了他们自己的时间,也对企业的资源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文中受访求职者均为化名)

公务员考试网推荐专题
你可能还会关注的文章
公务员考试网最新文章
公务员考试网热门文章
公务员考试网推荐
 
网站留言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信息反馈 | 合作伙伴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2007-2023 甘肃公务员考试网(www.gsgwyw.com)
Copyright © 2007-2023 www.gsgwyw.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