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归纳概括 文章 文章写作 贯彻执行题 提出对策 综合分析
归纳概括题 辅警 辅警 辅警 
  2024年教师资格面试教案:数学《成反比例的量》
发表评论 来源: 编辑:kaifamei 日期:2023-12-28


教学

内容

成反比例的量

时间

分配

讲授

练习

18分

22分

教学

理念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教学

目标

1.经历探索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情况过程,发现规律,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2.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学

准备

实物投影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说一说成正比例的两种量的变化规律。

2.举例说明。

如:每袋大米质量相同,大米的袋数与总质量成正比例。让学生说出相关的理由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反比例。两种量是什么样的关系时,这两种量成反比例呢?

板书课题:成反比例的量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3

1)出示课文例题情境图。

问: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① 把相同体积的水倒入底面积不同的杯子。

② 杯里水的高度不相同。

③ 杯子底面积小的,水的高度比较高,杯子底面积大的,水的高度比较低。

2)出示表格

高度/

30

20

15

10

5

底面积/2

10

15

20

30

60

体积/3

请学生认真观察表中数据的变化情况。

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互相交流,说出有关变化情况。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师板书配合说明这一规律:30×10=20×15=15×20=……=300

3)归纳反比例的意义:在这一基础上,教师明确说明反比例的意义,并板书。

板书出示: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4)用字母表示。

如果用字母X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反比例关系的式子可以怎么表示?

学生探讨后得出结果。

X×Y=K(一定)

2.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举例说明。

3.你还有什么疑问?

如果学生提出表示反比例关系的图像有什么特征,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你知道吗”中的图像。

4.课堂小结:说一说成反比例关系的量的变化特征。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七第611题。

成反比例的量

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X×Y=K(一定)

课总

后结

这节课的教学,教师放手让学生利用前一节课学习正比例的方法来进行自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探讨、交流、观察,发现问题所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学习兴趣很高。


公务员考试网推荐专题
你可能还会关注的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公务员考试网最新文章
公务员考试网热门文章
公务员考试网推荐
 
网站留言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信息反馈 | 合作伙伴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2007-2023 甘肃公务员考试网(www.gsgwyw.com)
Copyright © 2007-2023 www.gsgwyw.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