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核心技巧】
我想创业,但又放不下稳定的工作; 我手头上有一个很好的专利项目,但我却陷入了繁重的工作中……这些困境将来都会得到解决。 为充分激发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科技创新活力和干事创业热情,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日转发了《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着力营造促进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 未来,我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可以借助创业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快速产业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好地推动我市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哪些人可以享受新政策?
主要来自大学、科研院所的专业人士
哪些事业单位人员能够享受到新政策带来的红利? 据了解,《通知》明确,创新创业人员主要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所有创新成果和创新项目的专业技术人员。 其他事业单位符合创新创业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可纳入。
需要提醒的是,事业单位所属企业,包括个人独资或控股企业,不属于临时就业、参与项目合作、兼职、休班创业的范围。
相关事宜如何处理?
本人书面申请,批准并备案
想要创新创业的事业单位人员应如何办理相关事宜? 据了解,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在职、脱岗创新创业,必须亲自提出书面申请,经国务院批准。单位或者主管部门,并报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
单位必须按要求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加强管理,并在单位内予以公告。
《通知》要求,下岗创业者人数原则上不能超过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0%; 创新创业必须围绕创新主题,所涉及的创业应当是与创新相关的创业。
据悉,这些规定既支持和鼓励符合条件的专业人才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又避免突然出现的“一窝蜂”辞职潮影响事业单位的正常工作。
下班期间福利如何?
人事关系保留3年,社保等福利不变。
创新创业事业单位人员离岗期间待遇如何? 据了解,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职创业,经所在单位同意更多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就点击这里,三年内可以保留人事关系。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期间,应当依法继续在原单位参加社会保险,并暂停一切工资福利,或者停止工作。由单位与个人协商确定。 符合国家规定退休条件的,应当及时办理退休手续。 初创企业或者所在公司应当依法为离职创业的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离职创业人员因工受伤的,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离职创业期间因非工作原因死亡的,按照人事关系所在地事业单位的抚恤金、丧葬费规定执行。 离岗创业者离职创业期间,执行原单位职称评审、培训、考核、奖励等管理制度。 离职创业期间取得的业绩和成果可以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
另外,对于初创期后回国的人员,如果单位没有相应的职位空缺,可以暂时超过职位总数。
记者 金玲
【新闻延伸】
初创期如何管理?
为保障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工作有序开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根据不同的创新创业方式采取相应的人员管理措施。
1、在公司工作或参与项目合作的人员。 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临时聘用或者合作期满的,应当返回原单位。
2.兼职或在职创业者。 技术人员作为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并经所在单位批准; 单位应当公布本单位内专门人才兼职和在岗创业情况。 同时,专职人员要确保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
3、退休企业家。 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并经所在单位批准。 离岗创业期间违反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有关规定的,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规定等相关政策规定处理。
脱岗创业期满,脱岗创业者可以提出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也可以提出返回原单位。 无正当理由未按要求返回的,原单位应当解除劳动合同,解除人员关系,并办理相关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