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的考核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
1. 优秀:德、能、勤、绩、廉全面考核,成绩突出,群众公认。
2. 良好:能够履行岗位职责,成绩较好,偶尔存在不足。
3. 合格:能够基本完成工作任务,或在工作中有一定的成绩,但也有问题。
4. 不合格:无法完成工作任务,或存在严重违纪违规等情况。
请注意,不同的事业单位可能具体的考核标准有所不同,具体请参照所在单位发布的考核标准。
事业单位的考核等级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
1. 优秀:德、能、勤、绩、廉全面考核,成绩突出,群众公认。
2. 合格:能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任务或目标,无迟到早退等不良现象,基本符合要求。
3. 不合格:不能履行岗位职责,完不成工作任务或目标,经常或多次出现工作失误。
考核等级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事业单位考核等级注意事项如下:
年度考核以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结果为依据,年度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
优秀等级的比例应控制在本单位参加考核总人数中的15%以内;
对德才表现较差、不适应岗位要求的人员,可确定为不合格等次;
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有一次以上整改机会,仍不胜任工作的,可予以降职、调离工作岗位或解除聘用合同;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且经批评教育、帮助提高后,在规定期限内表现仍不好,年度考核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前退休或予以辞退。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可能根据单位实际情况而定。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咨询相关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