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归纳概括 文章 文章写作 贯彻执行题 提出对策 综合分析
归纳概括题 辅警 辅警 辅警 
  2022下教资笔试考试:材料分析范例及答案解析(二十)
发表评论 来源: 编辑:kaifamei 日期:2023-12-28

资料分析:2022下教资笔试考试:材料分析范例及答案解析(二十)是由公务员考试资料网(www.gk6.cn)为您精心收集整理,希望这篇2022下教资笔试考试:材料分析范例及答案解析(二十)为您带来帮助,如果感觉有用,可以分享给您的朋友。下面是2022下教资笔试考试:材料分析范例及答案解析(二十)正文


材料:一位教师在进行《两条小溪的对话》教学时,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有一位学生问教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教师和蔼地问:“为什么呢?”“因为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如果拿着书表演,又不太好。”学生说出了原因。“你的意见很好,那你就用自己的话来表演吧。”教师高兴地抚摸了一下学生的头。果然,这个学生表演得非常出色。

问题:

(1)结合材料,评析该教师的做法。

(2)结合材料,谈谈教师应如何保证课堂教学中的预设性和生成性。




【参考答案解析】

(1)材料中这位教师的做法保证了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材料中教师的做法体现了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民主型的师生关系表现为教师热爱、关心、尊重和信任学生;教育学生时,教师既利用权威,也利用自己的学识、才能和品德;学生理解和尊重教师。在民主型师生关系中,师生交往较多,互相支持配合,关系融洽、密切。材料中,教师耐心倾听并肯定学生的意见,师生关系和谐、融洽,体现了民主型的师生关系。

其次,材料中教师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材料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认真听取学生的想法,并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教师的这一做法使得学生在表演中表现得非常出色,也使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教学过程的预设性是指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与安排。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教学方案的形成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钻研和再创造。教师理解和钻研教材时,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把握好作者编写教材的意图和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再创造。预设性体现了教学过程的科学性。材料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组织角色扮演的教学活动,体现了教学过程的预设性。

教学过程的生成,是指在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合作、对话、碰撞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的新问题、新情况。实施教学方案是把“预设”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因势利导,适时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材料中,教师在学生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时,灵活机智地调整了教学方案,保证了教学效果,体现了教学过程的生成性。


公务员考试网推荐专题
你可能还会关注的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公务员考试复习资料
公务员考试网最新文章
公务员考试网热门文章
公务员考试网推荐
 
网站留言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信息反馈 | 合作伙伴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2007-2023 甘肃公务员考试网(www.gsgwyw.com)
Copyright © 2007-2023 www.gsgwyw.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