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归纳概括 文章 文章写作 贯彻执行题 提出对策 综合分析
归纳概括题 辅警 辅警 辅警 
  2022下教资笔试考试:材料分析范例及答案解析(三十四)
发表评论 来源: 编辑:kaifamei 日期:2023-12-28

资料分析:2022下教资笔试考试:材料分析范例及答案解析(三十四)是由公务员考试资料网(www.gk6.cn)为您精心收集整理,希望这篇2022下教资笔试考试:材料分析范例及答案解析(三十四)为您带来帮助,如果感觉有用,可以分享给您的朋友。下面是2022下教资笔试考试:材料分析范例及答案解析(三十四)正文


材料:齐老师在教学“8和9的加减法”一课时,采取了如下方式导入新课:

齐老师首先出示了挂图(图上有1幢教学楼,教学楼边上有1面五星红旗和许多树木,操场上有8个小朋友在跳绳),请学生认真观察,同时,齐老师提出问题:“看了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踊跃回答,答案也五花八门。有的学生说“我看见了房子”,有的学生说“我发现了红旗”,有的学生说“我发现了树木”……齐老师认为教学应该民主,因此不管学生如何回答,齐老师都一一加以肯定。但是,过了5分钟,学生的回答还是没有与课题“8和9的加减法”相关,齐老师觉得这样难免影响教学进度,便急忙抛出问题:“谁能提出有关8的加减法?”

问题:

(1)请分析材料中教师设置的问题未能达成教学目标的原因。

(2)请结合材料谈谈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解析】

(1)材料中齐老师设置的问题未能达成导入课题这一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教师设计的问题缺乏目的性。开放性的问题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但是,过于开放的问题容易导致答案不着边际。因此,学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出现各种偏离课题的答案。

第二,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缺乏启发性。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只是一味地肯定,并未做出引导性的反馈,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缺乏一定的导向,学生并不能准确地将问题与本课的学习内容相联系。因此,没有达成教师想导入新课的目标。

(2)课堂提问时,教师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①合理地设计问题;②面向全体学生提问;③目的明确,把握好时机;④提问的语言要准确,具有启发性;⑤提问的态度要温和自然;⑥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

材料中齐老师设置的问题缺乏目的性,导致学生的答案不着边际,偏离主题。另外,齐老师对学生的答案只是一味的肯定,并未做出及时的引导性的反馈,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缺乏一定的导向,不能准确的将问题与本课的学习内容相联系。


公务员考试网推荐专题
你可能还会关注的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公务员考试复习资料
公务员考试网最新文章
公务员考试网热门文章
公务员考试网推荐
 
网站留言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信息反馈 | 合作伙伴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2007-2023 甘肃公务员考试网(www.gsgwyw.com)
Copyright © 2007-2023 www.gsgwyw.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