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2023年甘肃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动机理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是由公务员考试资料网(www.gk6.cn)为您精心收集整理,希望这篇2023年甘肃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动机理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为您带来帮助,如果感觉有用,可以分享给您的朋友。下面是2023年甘肃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动机理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正文
2023年甘肃教师招聘考试正处于紧张的备考状态,按照往年信息来看,甘肃省教师招聘考试内容一般为教育基础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备战甘肃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甘肃中公教育为广大考生准备了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公共基础知识:动机理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望各位考生及时查看。
此处知识在考试范围中并非高频考点,但此处涉及到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在考试时就可能以疑难的考题型式出现。故建议大家针对此处知识能进行识记,尤其是观点名称及内涵的一一对应关系。
1.享乐主义理论
他们认为,人类的动机是求得最大限度的快乐和最低限度的痛苦。人是理性的人,可以根据可能得到的快乐或痛苦的结果来决策自己的行动。英国哲学家边沁(J.Bentham)认为快乐和痛苦决定人类行为的动机,人都是以快乐作为生活的目的。幸福也就是趋乐避苦求得最大的快乐。边沁把人类动机过于简单化了,并且把资产阶级的利己本性,普遍化为全人类不变的本性。它的作用相当于动机。
2.本能理论
动机的本能论者认为,人的活动是先天内在安排好的。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Me Dougall)认为,人类的思想和行动是由本能激发的,本能是激发行为的根源,弗洛伊德(S.Freud)指出人类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并认为人类行为主要可以用性和攻击两种动机来解释。我国儒家的“良知”、“良能”也是与生俱来的。
3.驱力理论和诱因理论
本世纪20年代,心理学家用驱力解释动机,把个体内部情况(如饥、渴等)所产生的驱力或需要看作行为的动力。他们认为,生理需要引起紧张或造成驱力状态,有机体必须从事某种活动以满足需要,才能降低驱力。这种“需要→驱力→行为”的关系是受有机体平衡作用所控制。本世纪50年代,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不能仅仅用驱力降低的动机理论来解释所有的行为。诱因在唤起行为时也起重要作用。他们认为,应该用刺激和有机体的特定的生理状态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解释动机。这种理论强调了外部刺激在引起动机的重要作用,并认为外部刺激能够唤起行为并指导行动。
4.认知理论
动机的认知理论用人类对环境的认知来解释动机的产生和变化。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Festinger)首先提出了“认知失调”这个概念。他认为,几种认知元素不和谐就会产生紧张状态,产生推动人去解决这种不和谐状态的倾向。例如,一个自认为优等生的人,考试不及格。这样就产生了两种认知元素:①对自己的高评价。②不相称的成绩。这两种元素不相和谐,出现紧张状态,必须加以解决。
5.唤醒或激活理论
唤醒和激活理论是一种新的动机理论。他们认为,每一个人在内部和外部刺激的关系上都有一个最适宜的唤醒水平。当出现偏离这个水平的内外刺激时,促使有机体活动,以恢复这种水平。
每一种动机理论都能解释动机的一些现象,但都不能全面地解释人类行为的原因。
温馨提示:
关于教师招聘公共基础知识更多信息请关注“甘肃中公教育基础知识栏目。
相关推荐>>>
2023教师招聘考试专业基础知识汇总
- 无相关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