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邻主题 :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3149)
6291、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采用价格竞争是一种常用的手段。不过,近年来,不少企业不再单纯依靠价格竞争,而是注重通过提高
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来进行市场竞争,这是因为_____。 A: 价格因素对市场的影响逐渐减小 B: 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可以给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益 C: 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是消费者购物 的最佳选择 D: 价格竞争具有盲目性、自发性的弱点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B 专家详解:企业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是因为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可以使商品价值顺利实现,提高商品附加值和 市场竞争力,从而给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益,所以选B。A项不符合题意且本身错误。C项不是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原因,而且 ,由于价格和其他因素,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未必会成为消费者的最佳选择。D项不符合题意。 6292、 11,19,32,55,98,_____ A: 174 B: 181 C: 189 D: 196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www.解析:三级等差数列变式。 6293、 我国饮用矿泉水的基本类别是碳酸水、硅酸水和锶水。此外还有锌、锂、溴、碘及硒矿泉水等,这里的锌、锂、溴、碘、砸 是指_____。 A: 原子 B: 分子 C: 元素 D: 单质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www.解析: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是一个宏观 概念。铸、锂、溴、碘及砸是我们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故本题答案选C。 6294、 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_____。 A: 把握事物的度 B: 认识事物的量 C: 确定事物的质 D: 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结合题干,“过”或“不及”表现的是事物的度。故本题答案选A。 6295、 公文校对_____。 A: 紧急的公文可不校对 B: 可一人校对 C: 应二人以上校对 D: 只有对校法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C 专家详解:公文都应进行校对,须有二人以上参加校对,可采取对校法、折校法、读校法。 6296、 绝对权的主要特征是_____。 A: 享有绝对权,不受任何干预 B: 直接对物的一种权利(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 C: 与相对权相比,对于权利主体更重要 D: 其义务主体是不特定的人,其权利的实现通常不需义务人积极行为配合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www.解析:绝对权的主要特点在于,权利人可向任何人主张权利,权利人不需借助 义务人的行为就可实现其权利。只有D选项是绝对权的主要特征。故选D。 629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答案】A。www.解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 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这20个字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 。故本题判断正确。 6298、 宏观调控最基本的目标是_____。 A: 保持社会稳定 B: 维持经济增长 C: 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D: 保证公平分配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宏观调控最基本的目标是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该观点是恢复市场经济导向后宏观调控官方提出的宏观调控总目 标。 而在宏观经济学下,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在政策实施上是矛盾的,因为一定的通胀是能促进就业的。 公平分配上,具体哪种分配方式是合理的,还有很大的争议,如同之前一直在争论的公平和效率一样。宏观调控都当然想要达到 经济有个合理的结构,是要在就业和物价稳定先有了保证后再寻求调整结构。 这四个目标各有冲突,现有的理论上不可能全部都往好的方向调整,只能是根据现在实际情况各有取舍,每个阶段侧重点不同而 已。 故选C。 6299、 某市法院对发生在一小区电梯里的抢劫案件做出判决,实施抢劫的左某一审被判处13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万元。在本案中 ,承担举证责任的应该是_____。 A: 人民检察院 B: 人民法院 C: 被害人家属 D: 犯罪嫌疑人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www.解析: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9条规定,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 人民检察院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故本题答案选A。 6300、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大大提高了征服自然的能力,但也尝到了自然的报复等恶果。譬如森林日益减少,水土日益流失 ,空气、水源污染,物种绝灭步履加快,臭氧层变薄,气候变暖等等。由此而论_____。 A: 科技既推动着人类的发展,也推动着人类的毁灭 B: 唯有抑制科技的发展,才能停止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C: 保护生态环境, 应限制科技的适用范围 D: 科技与给人类造祸没有必然的联系,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或体制所致的科技使用的失控才是环境问题的 根由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D 专家详解:环境问题不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是科技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或社会体制下使用失控造成的。人类要 想解决环境问题,不仅不能排斥科技的作用,反而应进一步地运用科技手段。据此,A、B、C为排除项,D为应选项。公务员考试网推荐专题
你可能还会关注的文章
- 无相关信息
公务员考试网最新文章
公务员考试网热门文章
公务员考试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