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归纳概括 文章 文章写作 贯彻执行题 提出对策 综合分析
归纳概括题 辅警 辅警 辅警 
  江西事业单位考试题库:2023年九江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及答案解析
发表评论 来源: 编辑:kaifamei 日期:2023-12-24

 1、单选题  以下关于公文登记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收文与发文时,平件、密件与急件一般应分别进行 B: 登记序号应不留空号、不出重号 C: 分轻重缓急,急件当日到当日登,平件可隔日登 D: 对于无标题文件应代拟出标题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www.解析:公文在审核无误后,并根据来文单位、文件密级、紧急程度分级分类登记编号。(1)急件随到随登记,平件分批登记,当日签收当日登记。(2)收文编号应不留空号、不出重号,不滥用简称,无标题文件应代拟标题。(3)本地平级和下级一本文件报送一式5份;请示件报送一式3份。C项平件可隔日等表述错误。故本题选C项。     第1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单选题  信用卡的使用体现着银行的一项业务活动,这项业务活动是_____。  A: 发行货币 B: 发行债券 C: 转账结算 D: 调节利率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 C www.解析: 信用卡是一种非现金交易付款的方式,是简单的信贷服务。我国法律规定的是指由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C是正确的。故本题选C。     第2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判断题  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法的性质和功能取决于社会,法与社会互相依赖、互为前提和基础。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错误.www.解析: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认为,法是社会物质存在的反映,由社会物质存在决定,社会物质存在是法产生的基础。故本题判断错误。     第3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单选题  人生的自我修养应该是_____。  A: 自我修炼 B: 养成习惯 C: 知行统一 D: 坐而论道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答案解释:Cwww.解析:人的修养最终是见诸于行动的,也就是知行统一。因为只有实践才能检验自我修养的正确与否与水平高低。所以看一个自我修养成功与否,关键还是看行动。     第4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判断题  我国现阶段的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答案】N。www.解析: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的企业,本质上是混合所有制经济。故本题判断错误。     第5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判断题  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撤销仲裁判决之日起1个月内做出驳回申请的裁定。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答案】N。www.解析:《仲裁法》第60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撤销裁决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撤销裁决或者驳回申请的裁定。     第6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单选题  电子商务涵盖的范围很广,其中,京东商城属于_____模式。  A: B2B B: B2C C: C2C D: B2M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www.解析:B2C是Business-to-Customer的缩写,而其中文简称为“商对客”。“商对客”是电子商务的一种模式,也就是通常说的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商业零售模式。这种形式的电子商务一般以网络零售业为主,主要借助于互联网开展在线销售活动。B2C即企业通过互联网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新型的购物环境网上商店,消费者通过网络在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等消费行为。故本题答案选B。     第7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多选题  下列关于我国政治建设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  A: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B: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C: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 D: 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E: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参考答案: ABCDE  本题解释:【答案】ABCDE。     第8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判断题  俗语讲“龙年生贵子”。从因果联系来看,此说法是把复杂的因果联系简单化了。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答案】N。www.解析:“龙年生贵子”是人的一种主观认识,二者没有因果联系。     第9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单选题  从古代的“把酒问青天”、“嫦娥奔月”,到今天的“神舟”号系列对太空的探索,再到“天宫一号”的发射,我们对太空的了解越来越深入,这说明_____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帆风顺的 ③实践锻炼并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④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www.解析】B。本题考查哲学常识。考查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解与应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认识也会不断加深,认识反过来进一步指导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所以“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实践锻炼并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的说法是正确的,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是实践的目的”的说法错误。并且,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受技术手段制约,也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所以“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帆风顺的”说法不正确。因此,本题选择B 选项。     第10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单选题  市场经济的最根本的保障性是_____。  A: 法治 B: 竞争 C: 合作 D: 诚信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www.解析:法治是保障市场规律正常运行、市场功能充分发挥的重要保证。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法制性是市场经济最为核心的四个基本特征,只有依靠法治才能保证四个方面同时实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故本题答案选A。     第11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单选题  人民检察院通过_____的方式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  A: 工作指导 B: 工作检查 C: 审理与政府工作有关的案件 D: 侦查起诉犯罪案件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D 答案www.解析: 人民检察院的监督主要是通过对严重破坏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的重大犯罪案件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案件和渎职案、贪污案、行贿受贿案的侦查起诉,来追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违法犯罪行为的刑事法律责任。     第12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单选题  人们往往将法律称为“国法”,因为它_____。  A: 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 具有普遍约束力 C: 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D: 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www.解析: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认可的,所以人们又常常把法律称为“国法”。故本题答案为A。     第13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单选题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__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这是我们党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A: 共同富裕 B: 人民民主 C: 经济繁荣 D: 社会和谐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www.解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第14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单选题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组织是由陈独秀等发起,在上海首先建立的 B: 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C: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中国国民党三大的成功召开 D: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朱德把红军的作战经验概括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www.解析】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中国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     第15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单选题  赵某驾驶公共汽车,在十字路口转弯处突然被迎面硬闯红灯的小货车撞击,造成公共汽车上一名刘姓乘客重伤,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刘姓乘客须向赵某索赔 B: 刘姓乘客不能直接向货车车主进行索赔 C: 刘姓乘客可以向公交公司要求全部索赔 D: 刘姓乘客只能向公交公司要求部分赔偿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C。www.解析:乘坐交通工具,交通工具的所有权方有义务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因此刘姓乘客有权利 要求公交公司全额赔偿,因为第三方过错而导致意外伤害的,所有权人可以向第三方追偿。故本题答案选C。     第16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7、单选题  关于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行政机关对政府信息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公开时,应不公开 B: 公民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和科研等特殊需要申请政府信息公开 C: 行政机关逾期不答复公民申请信息公开的,公民可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D: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的办公厅(室)可以作为本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 【www.解析】行政机关对政府信息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公开时,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报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同级保密工作部门确定。故A项错误。     第17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8、判断题  作出实行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答案】Y。www.解析: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决定调整国民经济,加快发展农业,发展科技、教育。故本题判断正确。     第18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9、单选题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_____。  A: 曹操、曹丕、曹植 B: 苏洵、苏轼、苏辙 C: 班彪、班固、班超 D: 杜甫、杜牧、杜旬鹤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www.解析:北宋时期苏洵及其两子苏轼、苏辙合称为“三苏”,均位于唐宋散文八大家之列。这首诗是朱德写下的,是对三苏父子的高度评价。故本题答案选B。     第19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0、单选题  _____指劳动力的技能与市场的劳动力技能不相适应所引起的失业。  A: 周期性失业 B: 摩擦性失业 C: 季节性失业 D: 结构性失业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www.解析:周期性失业又称为总需求不足的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它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摩擦性失业是指因季节性或技术性原因而引起的失业,即由于经济在调整过程中,或者由于资源配置比例失调等原因,使一些人需要在不同的工作中转移,使一些人等待转业而产生的失业现象。季节性失业是指由于某些部门的间歇性生产特征而造成的失业。经济产业的每次变动都要求劳动力供应能迅速适应变动,但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征却与社会对劳动力需求不吻合,由此而导致的失业被称为“结构性失业”。故本题答案选D。     第20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1、多选题  下列批办意见不恰当的是_____。  A: 拟同意 B: 同意,请XX科承办 C: 请XX同志阅处 D: 阅  参考答案: A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D 系统www.解析: 批办不能只阅不批,或是只批“拟同意”或“阅”之类模棱两可的文字,必须提出具体可行的批办意见,提出如何具体组织解决公文中提到的问题。所以答案选AD。     第21题所属考点-《公文写作与处理》     22、判断题  平等待人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答案】Y。www.解析:在人际交往中,平等待人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故本题判断正确。     第22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3、单选题  牛某给自家的财产投了保险后,便将家中财产秘密转往别处藏匿,然后放火烧了房屋,险些危及四邻的安全。牛某向保险公司谎称发生意外事故,意欲骗取高额赔偿金。对牛某的行为应:_____  A: 认定为保险诈骗罪,从重处罚 B: 认定为放火罪,从重处罚 C: 认定为保险诈骗罪与放火罪的竞合,从一重罚处罚 D: 认定为保险诈骗罪与放火罪,实行并罚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答案解释:     第23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4、单选题  李某贪图高利贷利息,出借高利贷给人做赌资,在索债不得的情况下,将借贷人刘某强行带至家中,限制其自由达两天,李某的行为构成_____。  A: 非法拘禁罪 B: 故意伤害罪 C: 敲诈勒索罪 D: 绑架罪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www.解析: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押、禁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故本题答案选A。     第24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5、单选题  在行政决策的过程中,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属于_____。  A: 确定型决策 B: 不确定型决策 C: 程序性决策 D: 非程序性决策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www.解析】C[www.解析]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能够确定,决策目标也非常明确,对决策实施的结果也能够确定的决策。据此排除A项。不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都不清楚,决策目标也不够明确,对决策的结果也不能控制和预测的决策。据此排除B项。程序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故C项正确。非程序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无先例可供参考的决策,是非程序性的、非结构性的决策。据此排除D项。     第25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6、单选题  古代格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出自_____。  A: 《史记》 B: 《论语》 C: 《资治通鉴》 D: 《左传》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答案解释:C[www.解析]据《资治通鉴》记载,唐朝时期,太宗问大臣魏征:“人主何为则明,何为则暗?”魏征答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故选C。     第26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7、单选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私人轿车进入家庭,对中国人来说轿车已不再是遥远的梦想。然 而,随着私家车的日益增多,将使本来就十分严重的交通紧张状况面临雪上加霜的困境,因此, 中国的交通问题最终必然限制私人轿车的发展。 以下那项如果为真,则最能驳斥上述观点?_____  A: 私人轿车的增多不是交通紧张状况加剧的主要原因 B: 应先发展交通,再发展轿车工业 C: 随着轿车进入家庭,必将带动中国交通的大发展,从来就是先有车,然后才有路 D: 在人口众多、交通不发达的中国,发展私人轿车是愚蠢的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www.解析:题干推理是由私家车的日益增多加剧了交通紧张状况推出中国的交通问题最终必然限 制私人轿车的发展。A、B、D三项均与题干结论无关;C项说明轿车的增多会促进中国交通的发展,即交通问题 不会限制私人轿车的发展,驳斥了题干观点。故答案选C。     第27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8、单选题  根据工商部门的有关统计,20**
公务员考试网推荐专题
你可能还会关注的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公务员考试网最新文章
公务员考试网热门文章
公务员考试网推荐
 
网站留言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信息反馈 | 合作伙伴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2007-2023 甘肃公务员考试网(www.gsgwyw.com)
Copyright © 2007-2023 www.gsgwyw.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