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概括类题目得分不高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归纳概括题通常需作答简明扼要、精确无误、条理分明,且字数需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为此,考生在回答时需确保内容的条理性,并使逻辑安排严谨、思路清晰。此外,还需确保要点概括精准,避免答非所问,紧密围绕题目要求总结相关要点。同时,要留意要点全面,避免遗漏,以免影响得分。通过长期的教学和批改经验,我们发现,考生在解答申论归纳概括类题目时得分不高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内容存在不足。在阅卷过程中,老师们往往快速浏览试卷,依据采分点进行评分,这些采分点得分范围在2至5分之间。对于一般20分的归纳概括题,通常会有6至10个采分点。部分考生的回答未能涵盖所有要点,导致缺乏得分点,从而分数降低。尽管评分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考生还需从自身寻找不足,并牢记在答题时需尽可能列举出所有要点。
归纳总结不够简洁。各类题目均设定了字数上限,包括归纳总结部分。以07、08、09年的国考为例,题目字数限制分别为500、500、300字。考生在答题时常常忽略字数限制,导致失分。因此,在正式考试中,考生务必重视题目的答题要求,以免因字数问题而造成不必要的失误。
表述不够精确。在历次公务员考试中,有些考生的答案让人感到难以理解,语言冗长,表达不规范,这类回答的得分往往不高。更有甚者,部分考生用词不当,语句不通顺,尽管作答内容与题目要求相关,但在总结时缺乏必要的转换,使得作答内容与题目要求差距较大,更难以触及评分要点。
考生在作答过程中常常出现逻辑不清的问题。他们为了增加要点数量,常常导致语言重复,甚至出现语无伦次的现象,这种行为是非常不恰当的。在评分过程中,“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是重要的评分标准,甚至有规定“优秀者可加1分”。因此,考生在回答概括类题目时,务必确保条理清晰,这样才能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分数。
许多考生由于答题内容不够全面、概括不够精炼、表述不够准确、逻辑混乱等问题,导致得分不理想。针对这些不足,本文将结合申论归纳概括题的解题步骤,详细探讨如何有效应对,以确保在归纳概括题目上获得更高的分数。
在第一步中,需对每份资料进行简要梳理。需选取关键词或以个人语言对其进行提炼,通常字数限制在一两句话内。通常在完成“通读”环节后,这一步骤可以在阅读过程中,用笔边读边标记或圈划。只有确保在阅读过程中找到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相关要点,才能在总结要点时涵盖所有相关要点,确保回答内容的完整性。在进行这一环节时,考生务必牢记题目的具体内容和具体要求,同时要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与阅读材料中的对应内容进行有效对接。
步骤二要求将性质相近或特征类似的内容进行整合分类。首先,这是一个分析阶段,是进行点与点之间连接的环节。此阶段是一个从点到面的转换过程,通常在阅读时通过复读或快速阅读来完成。在此过程中,需要打破材料原有的排列顺序,将同一方面的问题汇总起来,而对于不同方面的问题则进行区分。此外,可以采用一些特定的标记来帮助自己快速定位信息。这一步骤旨在确保答案要点简洁明了,防止回答内容过于冗长,并避免将相同或类似的内容重复阐述。考生在答题时若能熟练运用此法,将相似要点合并,并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便能在总结答案时避免要点过多,超出题目字数限制,从而避免因这些细节问题影响整体得分。
步骤三:提炼出归类后的主题和层次。这是继第二步之后,进一步激发大脑智力活动的阶段,这一过程要求大脑与双手协同作业。大脑需思考如何提炼出文章的开头、主体和结尾,而动手则是将头脑中的想法付诸实践。特别强调的是,这一步骤需要对已有内容进行重新编排,绝非仅仅是同类项的简单堆砌。这一环节犹如将半成品加工成成品,实现了质的飞跃,而非量的简单叠加。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应广泛运用政治学术语,同时注意语言的精炼性,力求表达清晰且言辞简洁。
步骤四:着手撰写文本。在第三个阶段,我们主要进行思维加工和动笔的初步尝试,而第四个阶段则涉及具体的撰写和修订过程,也就是整个工作的实质性阶段。在这一环节,我们必须重视答案的逻辑布局。对于某些题目,直接列出要点即可,例如,依据提供的资料,罗列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哪些,或者总结出具体的表现有哪些?7.结构清晰,避免结构不合理在关注答题结构的同时,我们还需确保答题要点尽可能使用易于辨识的序号进行标注。这样的做法旨在确保答题内容突出,要点明确,以便阅卷老师能够迅速找到关键信息。
【真题链接】(2012年国考申论地市级第一题)
基层文化建设的成效,对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关重要。在深入分析“给定资料1~3”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启示:首先,要注重挖掘和传承地方特色文化,以增强文化自信;其次,要创新文化表现形式,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再者,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群众提供优质文化服务;最后,要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作用,共同推动基层文化建设。
【中公解析】
本题目旨在总结经验,解答时需参考前三条资料,需在详细梳理三个案例的具体措施和观点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归纳与整合,提炼出具有高度和广泛性的启示,将具体实践中的经验提升至理论启示的层面。例如:
材料一阐述了牛街改造的实施方式及其成效,其中“资源”、“布局”、“风情”、“申遗”等成为核心词汇,总结出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成功经验,提炼出可供参考的启示:针对少数民族历史聚居区,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及历史文物资源进行修复,维护宗教建筑布局的完整性,彰显民族特色风情,弘扬民族文化,将武术拳种等资源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强化保护措施。经过提炼和整理之后,可以作为第一题第一层次的答案。
从王其璋的事迹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农村电影文化服务的宝贵经验,包括深入基层为农民提供电影放映服务、推广农业科技知识、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这些经验与国家基本文化服务政策的核心精神相契合,进而引申出基层文化工作应坚守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质更多公务员考试网题库就点击这里,确保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充分保障。经过提炼和整理,这些内容可作为第一题第二层次的解答要点。
座谈会发言摘编以三个基层干部的对话为素材,对农村及社区文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实施的具体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从中可以提炼出四项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必备策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制度、丰富活动载体(例如举办宣传活动,多样化服务活动形式)。经过提炼和整理,这些内容可以成为第一题第三部分回答的要点。将前三则材料的重点内容进行汇总,便能够构建出本问题的全面解答,随后需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文字整理,确保最终答案的准确性。
推动基层文化发展,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核心在于严格遵循科学发展观,尊重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实现传承、保护与推广、发扬的有机结合。首先,在历史街区的改造过程中,需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修缮,确保历史建筑群落的整体性,彰显民族风格,展现民族文化特色;同时,还需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工作。二是基层文化工作需坚守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质,同时融合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推广科技知识、助力群众增收,确保群众享有基本的文化权益。在社区和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方面,重点应强化人才队伍的培养、活动场所的完善、管理规章的建立以及活动形式的拓展,以保证文化工作有人负责、设施有人维护,有规可依,充分运用文体设施并加强宣传动员,通过多种方式来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考生申论作答要想分值更高,要找准自己存在的不足。依据前述分析,需准确识别导致申论得分不理想的具体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学习改进措施。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各种方法和技巧都是基于理论,但关键在于考生在掌握这些方法后,必须通过不懈的练习,大量做题,不断总结经验,这样才能有效弥补申论作答中的不足,确保在正式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
公务员考试申论评分标准介绍:大作文评判基础与构思要 2025-05-12
-
申论评分标准及答题避免扣分方法,阅卷老师快速判分依 2025-05-02
-
解析河南省考申论评分标准及相关备考策略,回应是否压 2025-05-02
-
公务员考试申论评分标准详解:循序渐进给分原则与等级 2025-04-21
-
申论评分标准详解:字数、错别字、政治错误等扣分项及 2025-04-21
-
申论评分标准详解:字数、错别字、政治错误等扣分项及 2025-04-21
-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评分标准与高分技巧:如何突破70分 2025-04-20
-
深度解读2023年公务员申论评分标准,助力考生全面备考 2025-04-10
-
湖北省考申论评分标准:要点、表述、条理、观点及分析 2025-04-09
-
华图申论评分标准详解:内容准确性、逻辑性、语言表达 2025-04-09